1.发动机的气门驱动机构采用液压支撑球摇臂结构。与目前一般汽油机普遍采用的液压挺柱气门驱动机构相比,这种新型气门驱动机构的优点是摩擦扭矩相对较小,因此所需驱动力也较小,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的功率消耗和燃油消耗。
2.为了有效减轻整车重量,1.4升汽油发动机采用铝合金气缸,达到了非常明显的轻量化效果。
3.用特殊材料和特殊工艺加工的塑料进气管代替传统的金属进气管,不仅能达到轻量化的效果,还能有效降低进气管壁阻力,提高进气效率,增加发动机功率。
4.对于采用先进工艺加工的涨断连杆,采用专用涨断设备对加工后的连杆大端孔进行涨断,而不是原来采用的锯磨工艺。这样,可以使用连杆的锯齿状“哈夫”表面来确保绝对精确的紧固和定位,从而减少摩擦,延长连杆的使用寿命。
5.与原凸轮轴相比,热套凸轮轴不仅可以减轻凸轮轴的重量,而且发动机(图6)可以实现更高的凸轮轮廓精度和更精确的气门正时。
6.节气门采用电子控制装置,又称E-GAS电子节气门。该控制装置可以统一、协调、合理地管理驾驶员加速驾驶、超车、启动空调等各种工况下对发动机扭矩和输出功率的瞬时要求。,使发动机在各工况下的运行状态始终处于**范围,既能满足低排放、低油耗的要求,又能优化整车的行驶性能。
7.改进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布局,可以有效降低进气温度,增加进气密度,使发动机在提高充气效率的基础上输出更大的功率。具体来说,改进就是将发动机的进气管布置在发动机前模块的左侧,冷却水箱的上方。
8.为了提高冷却水箱的防腐能力,延长水箱的使用寿命,发动机前模块中的冷却水箱的散热片全部采用塑料包覆。
9.为了防止发动机油底壳底部与凹凸不平的路面碰撞摩擦而损坏发动机,油底壳下方专门安装了金属护板。
10.为了有效的隔热、隔音、防振,使其不会被引入乘客舱,影响乘坐舒适性,POLO车在排气管处加装了隔热罩。